聯(lián)系誼發(fā)
手機:13303925359(趙建治)
傳真:0392-5853137
郵箱:hnyifa@126.com
網址:thelagosstylist.com
正文內容
豬價連續(xù)大跌的原因終于找到了??!
發(fā)布時間:
2020-05-12
目前,在豬價下跌的大環(huán)境中,我們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豬肉周期的“11連降”,還是生豬價格的“兩個多月的下跌”,期間雖有上漲,但更多的也是漲不過三。
那么,我們不得不反思兩點:一是生豬產能的逐漸恢復,進口凍肉的快速增長,使當前市場上貌似不缺豬,也不少肉;二是新冠疫情對豬肉消費,產生了較強的抑制作用,事實上,到底是如何呢?
對比供需端兩個因素來看,近段時間豬肉價格的下降,更多的是反映居民對豬肉消費力的下降,而導致生豬價格連續(xù)幾天暴跌的原因,業(yè)內專業(yè)人士普遍認為主要有兩點因素,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何。
一、消費者有消費需求,但缺乏消費實力
排除一切因素,當問到你是否想吃豬肉大蔥餃子,或是紅燒肉,或是醬香豬蹄時,想必很多人說的是“必須地”,一日三餐,無肉不成席,說明了消費者對豬肉的需求,仍是潛力巨大的。
不過,受新冠疫疫情的影響,仿佛對以前匆忙的生活按下“暫停鍵”,大家比以往更加重視健康,同時受一段時間的宅家影響,導致消費者錢包入不敷出,處于以往的豬肉消費淡季,又沒有什么節(jié)日需慶祝,豬肉價格雖降些,但依然較高,多數(shù)人還是勒緊褲腰帶,大幅減少對豬肉的消費量。
二、屠企無奈降價,又壓價
屠宰企業(yè)也是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屠企屠宰后的豬肉,受消費端的影響走貨欠佳,為了更好的流轉,不能一直存放在冷凍倉儲,這又需要多增加開支,所以,為了利潤更大化,一而再,再而三的降價促銷豬肉。
生豬價格的萎靡不振,再加近幾天的豬價暴跌,讓一些養(yǎng)殖戶在下跌中產生了恐慌情緒,紛紛去加快賣豬,造成大豬上市過于集中,豬源越多,收購越容易,屠企就越壓價,越頻繁地壓價,這樣豬價大幅下跌也就順理成章了。
在缺豬少肉的當下來看,的確有點反常。而作為養(yǎng)豬人,該如何辦才好呢?
眼下,我們不建議養(yǎng)豬人“壓欄等價”,標準體重生豬可以稍微壓下欄,但周期最好不要拖得太長時間,因為標豬的反彈概率大于下跌,后續(xù)市場行情尚可,但一味地壓欄牛豬,是萬萬使不得的。
在非瘟的大背景下,再進入炎熱時節(jié),豬場管理各方面風險性更大,建議養(yǎng)豬人可以根據(jù)自家豬場的情況,來合理安排壓欄與出欄,爭取養(yǎng)豬效益更大化。
生豬產能,缺豬,豬肉消費,豬價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