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內容

綜述:丹麥展開轉基因對豬健康損害問題研究(二)(1)_獸

發(fā)布時間:

2012-07-06

作者:[英國] Brian John博士 翻譯:賈志光(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

  第1部分 丹麥一個小鎮(zhèn)出現的現象

  (一)動物健康福利問題

 彼特森(Pedersen)先生在自已豬場產房

  丹麥養(yǎng)豬農戶彼特森先生在自家豬場中用非轉基因大豆替代轉基因大豆喂飼后,他很快觀察到母豬群出現明顯健康轉變。他曾在媒體中談到這個現象,并且被丹麥主流農業(yè)報紙Effektivt Landbrug編輯用大幅版面加認介紹。

  彼特森先生可能并不是一個有機飼料飼養(yǎng)豬只的農戶。但是,丹麥全國的其他豬農都是用相同集約化技術來養(yǎng)豬。彼特森先生的豬場在丹麥一個叫Hvidsten 的Pilegaarden小鎮(zhèn)上,靠近叫Jylland的Randers小鎮(zhèn)。

  丹麥養(yǎng)豬業(yè)是全球公認生產力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每頭母豬一年平均可產近30頭斷奶仔豬。丹麥出產的豬肉每公斤使用抗生素低于50毫克(除斯堪的納維亞島以外,其他國家大多數為此用量的2-4倍),這令丹麥養(yǎng)豬業(yè)在全球養(yǎng)豬業(yè)中成為不是國際標準的 “世界冠軍”事實標準。在丹麥, 所有使用抗生素的過程都必須被記錄在案,職業(yè)獸醫(yī)師嚴格控制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確保養(yǎng)豬農民經營富裕起來。

  此外,丹麥現行的養(yǎng)豬技術大田試驗和科學試驗都得到世界廣泛接受。丹麥養(yǎng)豬技術研究設施是由政府職業(yè)獸醫(yī)師監(jiān)控,養(yǎng)豬農戶都積極配合執(zhí)行。換句話說,養(yǎng)豬設施環(huán)境影響同轉基因飼料的影響相比,遠遠低于許多其他國家。

  (1)豬場疾患關聯性

  專家同彼特森先生詳細討論以下疾患關聯性:

  1、在產房內,經過每天用“博克”(Borgal)注射50-100毫升,2天之內腹瀉癥狀全部消失。 (譯者注:Borgal是一種廣譜抗生素。Borgal的商品名是“博克”,其生產廠商是利達公司)

  2、在試驗之前兩年內,每個月最少1頭因胃部疾病死亡,共有36頭母豬死亡。試驗以后,母豬群中再未出現胃部膨脹或因潰瘍而死亡的現象。

  3、在試驗之前一年,有2頭母豬因食欲不振而死亡,試驗以后沒有母豬相同疾患死亡記錄。

  4、在試驗之前, 如果產房不進行沖洗的話,就會出現很多腹瀉病例。試驗以后即使不沖刷產房,腹瀉癥也不會出現。

  5、豬場此前一直努力防治初產母豬腹瀉癥狀,但試驗后己不再擔心這個問題出現。

  6、試驗兩年前,當腹瀉嚴重時,產房中的仔豬死亡率接近30%。母豬基本不照顧仔豬。

  7、試驗前,一頭母豬很少能有13只斷奶仔豬,10.5%母豬產下仔豬需要換母豬喂奶?,F在;試驗后,每頭母豬平均12頭斷奶仔豬,達到14頭斷奶仔豬可以見到。很少再需要轉換母豬喂奶,因為母豬產后的奶汁又好又多。

  8、試驗前7個月,豬場平均產活仔數量為14.9頭和死產仔豬數量為1.6頭。試驗后,母豬產仔數量明顯變好,每頭母豬平均產活仔數量比前增加超過0.3頭,這個指標中的0.2頭是由于產死仔數量減少。

  9、試驗后,斷奶仔豬更強壯和大小更均勻。

  10、試驗后,豬場工人每月工時減少了20-30小時,部分原因為產房沖洗工作減少,產房內護理工作減輕了。

  “在試驗中,我們用魚粉和非轉基因大豆飼喂斷奶仔豬,取代了之前的轉基因HP200(純化的轉基因大豆)和市售普通的轉基因大豆。仔豬看上去更加活躍。我們只用此方法喂養(yǎng)了三個月,所以數據并不確切。自仔豬15公斤起,我們停止使用轉基因大豆。我們還不能確定其中的因果關系,但藥物的用量已經下降到此前的一半”。

  彼特森先生接著說:“近5年來,我們一直聘用同一批飼養(yǎng)員照顧450頭母豬,豬場的管理水平不變。顯然,這不是由于我們的生產管理水平波動造成產仔母豬的產量變化。

  從2011年4月1日起,我們豬場開始改變喂飼非轉基因大豆時,我事先并沒有告訴豬場的飼養(yǎng)員,但是他們卻很快就注意到了產仔情況的變化。

  "你改變了飼料吧?!"在使用非轉基因大豆飼喂的幾天后,飼養(yǎng)員問我來。"嗯,現在怎么樣?"我反問道。

  經過了解,這是近幾個月來第一次豬場產房不需要給豬只用注射大量“博克”治療仔豬腹瀉。這種好勢頭一直保持至今,并一直保持到2011年底。而我們豬場藥費節(jié)省的開支足以補償花在了非轉基因大豆的價差費用。”

 ?。?)畸形和死產仔豬情況

  右上:顱骨畸形仔豬 左上:脊柱畸形仔豬 左下:連體雙胞胎仔豬

  所有使用轉基因大豆喂飼的豬場都同樣出現找不出何種原因的死產和畸形仔豬現象。彼特森先生深信:這種現象同轉基因是使用農藥草甘膦而有殘留量有關。

  在歐盟,在飼料用玉米和大豆中的草甘膦殘留量法定允許值應低于20 ppm。彼特森先生說豆類飼料中檢測到的殘留量為17 ppm,而且這一水平已成為轉基因產業(yè)達成的共識。

  在阿根廷,農民每生產1噸轉基因大豆,需要噴灑孟山都公司出產的“農達”(一種除草劑農藥)4升。通常情況下,轉基因作物整個生長季節(jié)需要噴灑2次“農達”。阿根廷是歐洲市場中轉基因大豆的主要供應商。彼特森先生說:“丹麥豬場在處理這些阿根廷產的干燥飼料原料時,它們所含的草甘膦濃度已相當高,因為最后一次噴灑農藥“農達”距離收割時間只有10-14天,80%的草甘膦仍然殘留在植物果實中;農藥一部分會被代謝掉,但是大部分則仍然殘留在植物體內,特別是形成果實的部位上。”

脊柱畸形的仔豬相片

  彼特森先生說:“我們的糧倉中15%的飼料是帶著"農達"一起干燥。此外,還要給母豬買大麥,這樣,40%的飼料都屬于噴灑過了"農達"。從文獻介紹材料看,"農達"引起某些動物胎兒畸形濃度只需要0.2ppm,"農達"引起人體內分泌紊亂濃度只需要0.5 ppm,"農達"濃度達到10ppm便會引起人體細胞全部死亡。

  在過去的九個月,我們豬場只產出13頭畸形仔豬(比例是約700頭中有1頭),這些畸形仔豬大多數出生時還是活的。我們在試驗中發(fā)現:草甘膦破壞了約70%被飼喂豬只的頭骨和脊椎。我由此確信"農達"會造成人體和豬只嚴重的先天缺陷疾患,尤其是頭部和脊椎損害。”

  彼特森先生還列舉了阿根廷農村地區(qū)草甘膦、農達藥物擴散對人群的影響。在YouTube短片中可見,農藥對豬和對孩子的損害影響還不太一樣。Pedersen先生補充說:

  “獨立第三方研究人員已經證明:"農達"是一種強大的、非選擇性殺菌劑,并且干擾內分泌,導致先天畸形、流產和癌癥。并改變哺乳動物的腸道菌群,這使肉毒梭菌(譯者注:轉基因片段載體)在食物鏈中污染成為一個嚴重公共衛(wèi)生問題。這也是牛慢性肉毒桿菌病產生的直接原因,我們豬場的母豬腹瀉和水腫癥狀也是肉毒梭狀芽胞桿菌造成的,因為改變飼料后癥狀消失了。”

  提到下一步如何打算問題,彼特森先生說:“我確信,當丹麥農民知道轉基因大豆對動物和人類的有害影響后,將停止在動物的飼料中使用它。與轉基因作物噴灑的"農達"相比,DDT(敵敵畏)和"反應停"的影響只是小巫見大巫。

  如果全球今后"農達"使用量還增加的話,對人類健康負面效應也將大大增加。在國際社會呼吁停止使用對這種有依賴除草劑,而且己證實它在動物飼料中的殘留量有毒之前,很難想象轉基因作物將會出現多么嚴重的情況。 ” 彼特森先生還引用了相關研究人員的觀點,這些研究人員倡儀公眾少用直至淘汰"農達"。

  最后,彼特森先生引用了美國普渡大學植物病理學教授、著名土壤學專家胡伯(Don Huber)教授的話說:“我們不會因為在土地上噴灑這么多化學物而被時代銘記,但可能會若為了孩子們而犧牲一些跨國公司利益而流芳千古。”

 ?。ǘ┙洕鷨栴}

  彼特森先生已經分析母豬改用非轉基因大豆飼料在圍產期至產房時的經濟效益變化,并確信這有助于增加豬場的收益。他是這樣評估的:

  “我們發(fā)現:轉換成工時的話,工作效率正在上升,因為豬只變得更健壯更健康。每頭母豬可增加超過1.8頭斷奶仔豬,即由改用非轉基因大豆飼喂前的28.1頭升到現在的 29.9頭。另一種折算方式是,每1.8頭斷奶仔豬可轉換成22.5萬丹麥克朗。

  另一個收益是,豬場每年死于胃部疾病的母豬少于12頭,可折算為2.4萬丹麥克朗,母豬群節(jié)省下來的2/3藥物可轉換為3萬丹麥克朗。

  非轉基因大豆含有更多的營養(yǎng),蛋白質和能量,每百公斤大豆中僅蛋白質和能量的增加價值就是17丹麥克朗,每年就可轉換為12,750丹麥克朗。”

  豬場換了非轉基因飼料,經濟成本有所增加,以用75噸非轉基因飼料計算,每100公斤增加55丹麥克朗,總計要額外支出多41250丹麥克朗。

  上圖顯示了從轉基因大豆改為非轉基因大豆飼喂的12個月里,彼特森先生的農場中母豬產房中抗生素使用情況??v軸顯示了農場產房每百頭豬每日累計用量。淡藍色虛線顯示12個月的地區(qū)平均水平。深藍色虛線顯示了12個月的全國平均水平。橙色線顯示了彼特森先生的農場母豬產房中12個月平均抗生素使用水平。已經低于國家和地區(qū)的平均用量的50%。

  擴展到24個月的曲線。這條曲線是相同的參考水平,但圖中顯示了2011年4月之前母豬產房的用藥水平超過了國家和地區(qū)的平均水平,這段時期中轉基因大豆被用在飼料中而且出現母豬腹脹和仔豬腹瀉的問題。

  這些額外費用相當于450頭母豬一年共要多支出28500丹麥克朗,或平均每頭母豬要多支出63.34丹麥克朗。

  綜合考慮增收和減支、額外多支出三方面的成本變化,彼特森先生的結論是:“僅從節(jié)省藥物費用就能夠沖抵購買非轉基因大豆所產生的額外開銷??傮w計算一下,我們豬場的經濟效益總共增加了25萬丹麥克朗、或者是每頭母豬增加了550丹麥克朗。我們的豬只歡快成長又健康,我們豬場的利潤隨之增加。因此,選擇換用非轉基因飼料喂飼豬只,這是我們做的非常正確的一件事!”

 ?。ㄈ┰诿绹?轉基因作物產量仍然快速增加

不同種類作物的數據,包括HT和Bt性狀轉基因品種
來源:Fernandez-Cornejo和McBride(2002)從1996年至1999年的數據

表1-3為美國轉基因作物2000-10ERS產品數據

  (四)其他地方的轉基因現狀

  歐洲每年有3200至3600萬噸進口大豆用于動物飼料,它們主要產地來自美國、阿根廷和巴西。這些大豆大部分是轉基因的,因為其中只有約700萬噸是非轉基因大豆。法國、德國和西班牙是轉基因大豆最大進口國,丹麥轉基因大豆和飼料進口產地主要是阿根廷。據了解,2011年丹麥用于動物飼料加工的進口轉基因大豆約170萬噸。

  我們已經掌握了大量證據,證明除丹麥以外,其他使用轉基因大豆飼料的國家,在生豬養(yǎng)殖場中存在母豬圍產期死產、畸形胎兒等危害健康問題的事實。遺憾的是,這些證據大多是零散,沒有在獸醫(yī)同行認可的專業(yè)文獻中被記錄在案。更沒有人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而蒙蔽著養(yǎng)殖行業(yè)從業(yè)者。

  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恥辱!

  關于豬群健康問題同喂食轉基因大豆之間的關系,以及轉基因飼料如何影響動物健康問題的全球范圍研究應該立即展開。

  用美國同行的話說:“據我們所知,關于這個問題恐怕任何美國官方或機構都不會有記錄。轉基因大豆被首次大規(guī)模用于動物飼料時,這個發(fā)達國家(美國)的大多數人簡單地把它當做一種"新生命形式",出于轉基因生物"實質等同"和"一般公認安全"(GRAS)的謊言,很少有人會去發(fā)現問題。我們已經知道有幾個關于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產品問題的案例,但那些始于1997年的記錄數據,都是來自畜牧場管理方而非官方實體。”

  轉基因產業(yè)已經成為美國農業(yè)工會和政府監(jiān)管機構無誠信永久恥辱:他們串通起來,令有關轉基因大豆飼料對美國養(yǎng)豬業(yè)影響的研究無法有效展開。

  這是一項緊切需要研究的問題,丹麥和其他歐盟國家馬上展開這類研究還為時不晚。轉基因飼料對禽畜健康問題的研究不是一個簡單的動物福利問題,而是事關威脅整個歐洲消費者健康的大問題。我們一再提醒公眾:人體的消化系統跟彼特森先生農場里豬只的消化系統結構非常相似。

  注釋:

  丹麥的養(yǎng)豬業(yè)對歐洲經濟非常重要,我們并不想打擊它。如上所述,丹麥對養(yǎng)殖業(yè)監(jiān)管非常嚴格:例如,豬群用藥量低于歐洲其他國家。如果用藥量高于規(guī)定量的話,豬農將會受到嚴厲制裁。

  事實上,正是有這種一直持之以恒的公開性政策和透明性的嚴格監(jiān)管制度,以及獸藥監(jiān)察制度要求保存豬場記錄,彼特森先生才能夠有上述統計信息公布。這一點在歐盟其他國家的大多數都是不可能。在這方面,丹麥公眾是幸運的,我們也希望彼特森先生的經驗可以在其他地方發(fā)現。如果養(yǎng)豬業(yè)能針對轉基因大豆問題采取行動,并能夠切實提高國家豬群的健康水平的話,整個國家在市場中將獲得更強大競爭優(yōu)勢